戰略管理:企業如何運用關鍵成功檢核表確保平衡計分卡的成功實施
時間:2015-09.01

深圳市愛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
總經理 于泳泓
國內目前已有愈來愈多企業導入平衡計分卡,不論是采取自行導入或者委請外界顧問從旁輔導協助,”平衡計分卡”這門管理利器,對業界而言,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了!但是這二、三年來,業界針對平衡計分卡所提出的疑問似乎從未減少,只是疑問的內容類型不同罷了!
從以前常被問到:
”什么是平衡計分卡?”
”平衡計分卡怎么導入?”
”平衡計分卡導入后有什么樣的效益?”這一類的問題;到現在被詢問的問題已經轉變為另一種層次:
”什么是導入平衡計分卡的關鍵成功因素?”
”如何才能成功的導入平衡計分卡?”
”我們公司所推導的平衡計分卡正確嗎?為什么效益沒有顯現?”等…
也就是說,很多企業開始懷疑自身已經導入的平衡計分卡是否是正確的、完整的?如何找到并落實「真正的」平衡計分卡?
有鑒于此,為了解決這類的問題,我特別匯整了平衡計分卡的理論精髓,加上營運實務上的需要與期望,以檢核表(Checklist)一一條列的方式,將平衡計分卡關鍵成功要素制作成表,供讀者自行診斷與檢視您所擁有的平衡計分卡,是不是夠完整與正確,以作為未來升級或檢討改善的依據。
運用平衡計分卡關鍵成功檢核表之效益
(一)對想要”Know How To Do Right”的讀者而言:
1. 從平衡計分卡理論基礎、e化系統建置、管理制度鏈接、動態管理維護機制等各種角度,完整而全面地重新”診斷”企業平衡計分卡的正確性;
2. 由淺至深地檢視平衡計分卡架構完整性,包括”六大類別”、”25項綱要”;
3. 企業可以自行依據檢核表之要項進行評估,以了解過去平衡計分卡推導與管理運用上的謬誤與缺漏;
4. 經檢核表評定后,針對不足之處,藉由各種內、外部資源與方法,迅速尋求解決改善或升級改版之道。
(二)對想要”Know How To Do”讀者而言:
1. 藉由檢核表的”自我診斷”中,找出目前平衡計分卡項目進行的缺口,迅速調整項目與資源投入的方向;
2. 將自我診斷后察覺的缺口,列為”階段性”的工作重點,逐步并分階段完成,以期圓滿獲得平衡計分卡應帶來的管理效益(包含財務性與非財務性的效益);
3. 迅速對內溝通(360度溝通),以獲得真正的共識與了解,避免員工對平衡計分卡期望過高或過低后而衍生問題。
(三)對想要”Know How”的讀者而言:
1. 檢核表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評估要點,可以在導入平衡計分卡的規劃階段,做出因應注意事項的提醒;
2. 提供未來平衡計分卡項目計劃的指引,除工作時程外,也可利用此表作為項目預算及內外部資源分工的檢核準據。
3. 正在考慮引進外部資源,欲藉由外部顧問輔導推動平衡計分卡的企業,亦可利用此檢核表評估顧問的專業程度,作為篩選顧問的標準;
4. 認識平衡計分卡的全貌(巨細靡遺)與全球同步的世界級水平(應該有的完整產出與影響),而不單單埋首于理論架構或投影片教學。
如何使用平衡計分卡關鍵成功檢核表
我將企業的”平衡計分卡檢核”,簡單地比喻成人體的”健康診斷檢查”;就像人類需要同時兼顧”飲食、休息、運動”一樣,企業的平衡計分卡在各個實施層面上,也都得兼顧廣遠與精深、愿景與策略、管理與配套、方法與系統、變革與倡導等等。本文所提供之檢核表,讀者在進行”健診”時,僅需透過客觀具決策性的小組執行勾選評量,即可自行評估出企業所施行、或欲施行的平衡計分卡計劃的完整性與正確性。茲詳細說明如下:
(一)本檢核表首先從”六大類別”來探討:
1. 高瞻遠矚的愿景:
企業的愿景就像人體的大腦,指揮人體的一切思考與運作;平衡計分卡首要重點亦是愿景的厘清與確認,才能明確描繪出未來企業的發展方向與挑戰目標,但愿景絕對必須是高瞻遠矚,既有現實性但也要有未來性,而且有其須納入的要素考慮;
2.眾所聚焦的戰略:
企業的戰略就像人體的心臟,主導人體的實際運作;平衡計分卡的戰略選擇亦是承接企業愿景而來。戰略的重點當然首重聚焦與取舍,不然”上有戰略;下有想法”,一盤散沙而無法團隊合作;
3.具體量化的指標:
企業的各項指標就像人體的雙手與雙腳,來落實人腦人心的一切人體行動;平衡計分卡的指標必須是被用來衡量戰略執行程度的指標,否則,依據Kaplan全球戰略執行度的調查顯示:全球企業只有10%左右真正的在執行企業戰略,這樣的結果相信并非你我所樂見;當然”You can manage what you measure”也是不能違反的管理鐵律;
4.整合人性的系統:
企業的平衡計分卡e化系統就像人體的血液系統,貫串全身,攸關日常作業的運行效率;沒有系統的協助,再好的管理方法也只會創造出無窮盡的紙上作業,徒增行政成本。要管理得好,就要投入時間與成本;而要管理得好又要投入成本合理,就只有仰賴整合而人性化的系統與平臺;
5.合理連結的配套:
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配套就像人體所有內臟之組合一樣,必須緊密配合,環環相扣;平衡計分卡成功的關鍵亦需要各項管理制度之連結配合,例如激勵制度、薪資制度等,才能落實生根。否則平衡計分卡最終也只能成為一頭熱的”研究方案”;
6.彈性應變的能力:
企業的應變能力必須要像變色龍一樣,能隨時考慮外在環境之變化并彈性地調整;平衡計分卡亦需要持續地進行動態管理與維護,再與變革串聯,形成強大且整合內外部的管理利器。要知道,平衡計分卡的上線,是結婚典禮而不是畢業典禮,後續的維護、升級與改善工作,才正要開始。
(二)其次,本檢核表共分為「25項綱要」,要針對六大類別的25項綱要來下鉆分析,探究問題。就上述六大類別,匯整出檢核25項綱要,精要地指出六大類別分別的完整性與正確性問題,以期抽絲剝繭的發現改革之處。
仔細讀完關鍵成功檢核表之后,必定能從中體會出平衡計分卡的真正關鍵成功因素,若能輔以正確的心態與基礎建設,在人、科技與知識態度均正確的三合一境界下,不斷地落實執行與回饋修正,必定能發揮平衡計分卡最大的效益。
我設計制作本檢核表,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提供如健診時的精確體檢報告一般,各位讀者可以藉此發現企業平日疏忽之處,或是平衡計分卡管理上與導入時的謬誤,以大幅強化平衡計分卡導入之完整性與正確性,當然,這也是大幅提高平衡計分卡成功機率的方法之一!讓企業不會再有”我們的平衡計分卡制度不夠健康、沒有效益”這樣的聲音出現!